總網頁檢視次數

2024年5月5日星期日

民體字:以考現學的角度欣賞

【明報專訊】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歷史源遠流長,從原始文字和象形文字,到現在的規範漢字,文字演變多樣。你試過在街上看到一些看似寫錯,卻又讀得懂意思的字嗎?它們有些是俗字,有些是錯字,有些則是古字,有些寫法更無從解釋。香港有一班從事建築設計的人蒐集這些「怪」字,嘗試以考現學的角度欣賞其字型設計,稱這些遠離官方主流的文字為「民體字」。文字只分正字和錯字嗎?我們又能以怎樣的另類眼光欣賞文字?

【地點】旺角旺角道和新填地街一帶

【考題】看得懂卻非常規寫法的字是什麼?

招牌店舖常見 可隨感覺解讀

說到漢字,現在一般分成簡體和繁體,然後又分俗字和異體字,但平日在大街隨意逛逛,總會見到頭頂上的招牌,或者小販攤擋的手寫價錢牌上,會有簡繁混合,或者筆劃異於常規的字。研究城市空間的「生活營造」團隊成員jck和隊友自2015年開始拍下這些在路邊看到的非規範字(他們稱作「民體字」),集結成《民字集》一書。jck笑言:「其實我們很無聊,只是在街上看到很多事物覺得有趣,不停把它們拍下,漸漸發現這些文字(民體字)在城市的出現率太高了。」他們嘗試從「民體字」的一撇一捺、一筆一畫研究其字型設計,並有系統地分析。jck強調他們不是從教科書的角度去理解「民體字」,而是從「我們自己個人感受出發」,主要從視覺感受「民體字」,就像去博物館看藝術品一樣,各人有各自的解讀,沒分誰對誰錯,亦不是要定義文字。他續說:「純粹是想用不同方法去看我們平常說的錯字,『民體字』有趣之處在於它不是老師教,或者官方寫法,我們卻看得懂。」

jck和團隊成員參考類型學(typology),試為他們蒐集的民體字分類,他們大致以構圖、筆劃和字義來解釋「民體字」的演化。其中一個最典型字義變化例子,當屬「套」字,它頗多出現在唐樓的街招或者街邊的告示。記者跟jck到旺角考察,在一大廈門外的招租告示看到錯寫的「套」字。「套」原本含有包裹,或覆蓋物件外層的字義,我們看到的「套」字將下半部改寫作「長」字,jck如此想像:「這個字上面是一個大字,包着一些東西,很象形,現在下面寫了一個長字,是不是形容那間套房的空間很長(大)?」可惜那張招租告示貼在牆上,沒有聯絡電話,無從考究書寫之人下筆時存怎樣心思,觀察「民體字」時這個無法追問考證的情况很普遍。

部分由古字、俗字轉化

隨jck走到街市,瞥見一臘味雜貨檔的手寫招牌寫有「娟姐香港制造」,其中「制」字現今被視為「製」的錯字,前者多意為體制,後者意為剪裁,其實二字古時相通。不過更引人注目的是招牌上的手寫「娟」字,偏旁「女」部寫得像個「反」字,令人好奇。欲問老闆娟姐,娟姐不在檔口,只好問員工阿金(化名),阿金說:「不知道是誰寫的,招牌(會寫錯字)係咁上下,大概是文化問題,可能是寫快了,(我看到這個字)也覺得奇怪,但又明白其意思。」接下來的考察過程,追問「民體字」創作背景時,得到的答案也離不開教育程度低、為了省時而潦草略去筆畫,又或是一時忘記正字寫法。

有些「民體字」是古字或者簡體字變化而成,例如新填地街的明元仙觀,牌匾混合了異體字「僊」寫成另類的仙字,正門則用回規範字。jck想像那個偏離常規的「仙」字似是訴說一朵雲在山上飄散,而且印象中道觀很多設於山上,表示「山上可能好大霧」,雲霧繚繞,這詮釋倒也別樹一幟。jck又發現有攤販把「雞」的聲符「奚」改寫為「文」,不過這寫法由來不得而知。「民體字」印證文字在民間寫法多變,jck說這展現人打破規則框架來寫字,讓文字有活潑可愛的一面,為冰冷的文字注入溫度,而非只是中文輸入法出現的電腦字,或者上學教的規範字。

改筆畫取諧音 圖快圖易

記者向研究中國語言學和古文字學的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徐剛請教,到底那些跟jck實地考察的「民體字」在古時有無類似寫法,又或者算得上俗字嗎?上文提到改了聲符的「雞」字,徐剛反而猜想,那是否簡體字「鸡」的變奏,這也算是創意寫法。不過,如果真要為它定義,徐剛說那算是錯字,不是規範字。

徐剛說繁體字不如簡體字一樣有正式規範,「簡體字比較好辦(易分對錯),因為內地有文件訂明簡體字寫法標準,亦即《通用規範漢字表》;繁體字演變之複雜在於,從古至今在不同時代有同寫法,現今用法在港台兩地也有分別,「你不能把歷史上所有出現過不同寫法的繁體字,都當作規範字」。至於街上看到的字該如何定義,他說情况頗複雜,因為一般人覺得寫漢字很複雜,喜歡寫得簡單一點、寫快一點的字,「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多的情况是,他們會自己創造一些字體」。他舉例,在街市買菜,不時有檔主將「韮菜」寫成「韭菜」,甚或以數字「九」取諧音代替,「他們可能覺得加上草花頭太麻煩了」,徐剛說民間一般圖個方便,寫字時會偏離規範字。

「正字」不同時代各有規範

說到諧音,會想到古詩文裏的通假字,譬如《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句中的「說」通「悅」,意為愉快。徐剛說這種通假寫法在漢朝以後基本不復見,以前「說」通「悅」是約定俗成、官方文件也會用的寫法,或跟兩者讀音相近有關。但他說「通假」用法不等同現今的「諧音」,兩者性質有別,「現在我們用諧音字時,通常原本有一個正規的寫法,我們卻沒用,要不是寫錯,就可能是為了幽默而故意寫的」。

那麼一個字如何定義為正字或規範字呢?又或者「生活營造」團隊觀察到的「民體字」是否有潛力成為規範字?徐剛不妄斷,只說規範字必須經過政府文件或權威字典確認,獲大眾承認其寫法。事實上,漢字在歷史上經過多重變化,徐剛說由甲骨文到西周的金文,再到秦代小篆,「漢字的書寫一直是彎彎曲曲的筆畫」,慢慢演變成現今四四方方、以直線為主的寫法。徐剛說,每個時代對漢字各有規範,即設有一套正字標準,不然「隨意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的話,最後大家都看不懂」,但實際書寫時按不同情况和環境,也許會故意改變字型,甚至寫出具創意的「藝術字」。

不屬規範字 體現文字變化

說到正字,記者想起《正字達人》作者盧上人,問他對於「民體字」的想法,他認為若這「民體字」在市面上大規模流行,可視為創意寫法或新寫法。如果這種寫法很少見的話,他猜想:「會否是寫作者不懂寫那個正字?他沒查過(正字),只記得一點邊旁就寫出來?還是他在玩文字,就如倉頡造字般?」這些想法見仁見智,始終要向原作者求證該寫法背後有何含意,不宜妄自猜測。

盧上人曾在《成報》任編輯,他說報館校對部有特定的錯別字表,常見錯字如「熒光幕」、「抉擇」和「凌晨」,往往被寫成「螢光幕」、「決擇」和「零晨」。他自言並非中文權威,有些字他不能判斷對錯,他認為最正統的做法是查找字典,以及上網尋找字的來源作為參照,這也證明文字規範之必要。

提到錯字,記者和盧上人留意到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俠之大者 — 金庸百年誕辰紀念.任哲雕塑展」展板內容出現錯字。在中環愛丁堡廣場的展覽,對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人物范遙的描述是:「天下武學無所不虧,武功正邪兼修,劍氣凜然,與楊逍並稱明教『逍遙二仙』。范遙少時不羈自傲,面對紫杉龍王,少年熾烈心興昭然若揭,中年時期忠肝義膽,為明教安危,俊貌玉面甘損傷。」盧上人不知文中的「無所不虧」和「紫杉龍王」是手民之誤,還是取自金庸原稿,不過正確寫法應為「無所不窺」和「紫衫龍王」。記者上周三就此疑問向康文署查詢,經轉介後獲負責愛丁堡廣場戶外雕塑展覽的公關回覆,指展板出現的兩個錯別字,主辦單位已立即更正,現時展板內容已修正完畢。

金庸展「者」字寫法有不同

盧上文另觀察到中環愛丁堡廣場跟沙田文化博物館對「俠之大者—金庸百年誕辰紀念.任哲雕塑展」標題寫法有不同,當中「者」字分成帶點和沒點的寫法。他記得讀中小學時,老師教他「者」字中間應帶點,但電腦的中文輸入法打出來卻沒那一點,他翻查字典發現「者」是俗字,但現已跟帶點寫法共通。可想而之,文字並非一成不變,「民體字」雖不是規範字,卻也體現文字變化的可能。

文˙ 姚超雯

{ 圖 } 姚超雯、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利永倫


2024年2月14日星期三

由疊字組合而成的字

【明報專訊】龍年又到,今年春節中國最流行的祝福語之一莫過於「龍行龘龘」,從央視春晚主題,到外國使節拜年,都用上了「龘」這個生僻字。如何讀、背後含義也成為了熱門話題。芬蘭駐華大使孟藍年初三在中國日報網發布短片向中國人拜年,她祝福中國人民龍年大吉,而在短片邊框並有「龍行龘龘」四字。

「龍行龘龘(粵音同『踏』),前程朤朤(粵音同『朗』),生活䲜䲜(粵音同『業』)」這個春節,這類祝福語不斷「刷屏」,成了拜年高頻詞。近日外國使節向中國人拜年,例如俄羅斯駐華大使莫爾古洛夫、法國駐武漢總領事胡建誼拍影片,都學習用普通話,祝福大家「龍行龘龘、前程朤朤」。

「龍行龘龘」的「龘」字,最早在去年底央視宣布2024年春晚主題為「龍行龘龘,欣欣家國」時,已引起網民熱烈討論。近日國家博物館新春文化展出現「龍行龘龘」,天津博物館也趁春節推出「龍行龘龘 館藏龍文物特展」。然而問到如何發音,大多數人都未必懂,有人自嘲:「沒點文化都接收不到祝福了。」

事實上,「龘」至今不屬於現代漢語常用字和通用字,《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都沒有錄入。「龘」最早見於《說文解字》,釋義為「飛龍之狀」,「朤」古同「朗」,本意為明亮;䲜的釋義就是魚多的樣子,另一個生僻字「鱻」古同「鮮」,釋義為新鮮。

疊字組合 表達多倍祝福期盼

龘、朤、䲜等生僻字,由疊字組合而成,似乎能表達雙倍多倍的祝福與期盼,為新春佳節討了個「好彩頭」。例如4個魚組成的「䲜」,常被解讀為「年年有魚,年年有餘」的祝福。這類生僻字日常極少使用、鮮為人知,甚至要面對逐漸消亡的命運。不過近年隨著網絡普及,一些生僻字在流行語、表情包中被注入新的活力,「怪字」才進入了大眾視野。

不少媒體評論將這些生僻字的流行,與中國文化傳承、文化自信扣連,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極目新聞一則評論指出,生僻字走紅是漢字文化在網絡傳播下重獲新生,被二次創作後,背後的含義被更多人所知。

《新京報》指出,這「顯然是傳統文化與當代潮流的巧妙結合」,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讓生僻字擁有自己的一方天地,是文化傳承的應有之義,也是文化自信的生動展示」。

有質疑「文化上裝腔作勢」

有不少網民認為,這類生僻字「好玩」、「娛樂性高」。也有人認為,文化的博大精深不需要以此來證明,「反而整的不自信了」;有人批評是​「文化上的裝腔作勢」。

學者指出,這類生僻字走紅,很難走進通用領域。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黃德寬指出,「龘」在文字史上幾乎沒有被使用過,被今人打撈出來、賦予新的時代意義,特別是近年來漢字文化熱度高,相關的文創開發等是有積極意義的。「但進入漢字的流通領域,是不大可能的」。

學者籲勿炒作 常用字更重要

《北京日報》文章認為,與其說「龘」是一個規範漢字的應用,毋寧說是一個吉祥符號、一種文化創意。《通用規範漢字表》專家工作組成員、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軍也認為,常用字的學習和使用更為重要,不太贊成過度炒作生僻字。

2023年12月3日星期日

龍行龘龘,欣欣家國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的主標識,以「龘」(音「踏」)字為主的視覺符號,晚會主題則為「龍行龘龘,欣欣家國」。

據《康熙字典》記載,「龘」出自第一部楷書字典《玉篇》,「龍行龘龘」形容龍騰飛的樣子,昂揚而熱烈。

央視龍年春晚主標識整體設計以中國傳統篆刻藝術中極具特色的「國朝官印」字體——九疊篆為靈感來源,莊重平衡、中正勻稱,彰顯出大氣雄健的文化氣象。主標識由中國探月工程、中國行星探測工程標識的設計者顧永江設計,在傳統書法的基礎上,揉合現代氣息,金屬質感的色彩光澤讓「龘」字的造型酷似一枚晶片,從古老漢字到現代科技,龍年春晚主標識連接古今、融通未來。(央視)

2023年11月26日星期日

古文篇章的異文現象

【明報專訊】近日,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北宋文豪蘇軾手書的〈前赤壁賦〉真迹。珍稀展品固然引人注目,而近日有關展品的小風波,更引發坊間熱烈討論。事緣媒體發現,蘇軾手書的〈前赤壁賦〉中,大家所認知的「渺滄海之一粟」寫成了「渺浮海之一粟」。該報道以此質疑成語「滄海一粟」是否千年以來的謬誤,以及各大詞典、教科書之編者應否檢討……嗯,挑戰權威很刺激,但認真討論的話,問題可不能簡化為「對錯」之辨。異文,從來是研讀古文的一大挑戰。

所謂「異文」者,簡單而言就是篇章在流傳過程中,部分字句產生了或大或小的差異,從而形成不同的版本。這是很常見的現象,畢竟漢語文化長達幾千年,古人在有限的條件下難以確保文本傳播完整。具體的原因林林總總,常見者可以歸納為幾種情况:第一為文字演變,一般見於先秦兩漢時期的文本。早期的文字系統較簡單,字元數量不多,惟隨着傳意需求增長,單一字形無法承受過多含義,於是出現分化,另造新字代表原有的部分含義。後世重編有關文本時,便會依當時的文字用法更新文句,以求時人明白,遂形成別於古本的版本;第二是傳抄失誤,即在複製和傳播過程中,主事者誤解文本。其中又分成「聲訛」和「形訛」兩類,前者源於早期的文章多靠口耳相傳,同音、近音、方音或口誤俱阻礙接收,而後者多出於誤判文本的文字為其他形體相似的字。許多書坊出品均來自文化水平有限的刻書工人,對文字的掌握未夠精確,多有疏失犯錯。

古籍異文的形成方式

去古既遠,資訊模糊,後人稍不經意,便會導致上述兩種情况。然而,部分情况牽涉更多人為因素,包括避諱,以及往後的回改。傳統以為君主的名字是神聖的,不宜為他人所言所書,故既存的文本都得改寫有關字眼,如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典籍的「民」皆會改為「人」、「代」等。及至其他時代,部分人又會以還原為名,嘗試把那些字眼通通回改,卻容易誤改一些本來未有更動的字,最終造成更多異文;另外,作者在修改過程中又產生不同的版本。正如現代圖書的版次問題,古人亦會多次修改自己所作,而修改期間的稿本因應不同原因流出坊間,未得澄清又幾經年月,就會成為有別於定稿的新版本,後世頗難理清。

於文獻學而言,異文是最基本的課題,一字之差都可能延伸出重大討論。除了避諱現象之外,「古無輕唇音」的發現也是著名例子。話說清人察覺到不少異文存有規律,即古本作重唇音的字,在今本都變成輕唇音,如《尚書.唐誥》有「以殷餘民邦康叔」一句,「邦」後來寫成「封」。當然,此類課題屬於專業學術範疇,一般讀者或許不求如此深入,但異文現象的影響其實十分廣泛,文義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部分古文的異文會導致句子變得不可解讀,例如唐人韓愈的〈張中丞傳後敘〉引鄉間父老所言,謂外族賀蘭「嫉(張)巡、(許)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和《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分別把「己上」改為「已」或「巳」,完全違反語詞的用法,顯然是形訛所致。又如明人張岱的《陶庵夢憶》有〈虎邱中秋夜〉一節,當中介紹作者沿路經過的景點時,「鶴澗」一地在某些版本中寫作「鵝澗」。地名是事實層面的問題,查詢地志文獻自可辨明。

上述一類異文尚算易於解決,始終許多人都會意識到錯誤所在,甚至能夠推斷正確的版本。真正教人苦惱的,是諸個版本各有道理的情况,譬如宋人蘇洵的〈六國論〉云:「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香港中學生對這篇範文必然熟悉,但他們大概不知「不能獨完」還有「不能獨全」的版本。「完」和「全」的意義非常接近,不管採納哪一個版本,相信無傷大雅。問題在於部分異文的差異實在太大,直接左右理解。南朝詩人謝靈運的〈登池上樓〉可謂經典,其中「徇祿反窮海,卧痾對空林」一句在宋本《三謝詩》是作「徇祿及窮海,卧痾對空林」的。「反」是「返回」,「及」是「追去」,方向截然相反,抒發的感情也有分別。後世論者的立場分成兩派,一者認為「及」生動地描繪謝靈運逐利而往的姿態,具自嘲味道;另一派主張「反」暗示作者掙扎失敗,唯有無奈認命,詩意增添了一分悔恨。鑑於「窮海」是抽象的指稱,就算不斷鑽研謝靈運在劉宋初年的生平和心境,兩種解釋似乎都可以自圓其說。

「見」南山,還是「望」南山?

至於陶潛的〈飲酒二十首.其五〉更是教材級的例子。「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被推舉為千古名句,但是北宋時候其實流傳了另一版本。根據《東坡題跋》,蘇軾在〈題淵明飲酒詩後〉提到:「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則此篇神氣都索然矣。」從「皆作」一語推測,「悠然望南山」的版本大概不是個別情况,而是當時廣泛流通的。後世普遍認同蘇軾的意見,以為「望南山」有損詩歌意境,因為「望」傾向強調施事者的主動意味,即詩人有意把視線投向終南山,反而「見」感覺上是較中性的說法,僅陳述了詩人看見終南山的事實,與句首「悠然」一語相配。換而言之,「見」與「望」之間,前者是較為理想的選項,對淵明所賦利處不少。問題在於,較理想的選項就是符合真相的選項嗎?

從異文引伸出美學爭議

有時候,異文影響的不限於文意,還會引伸出重要的美學爭議。唐人李白的〈靜夜思〉膾炙人口,任何孩子都懂得「舉頭望明月」一句。可是,看似理所當然的詩句實有別的可能性:「舉頭望山月」。作如此版本者,包括宋人郭茂倩的《樂府詩集》、明人高棅的《唐詩品彙》、清人沈德潛的《唐詩別裁》、彭定求等人的《全唐詩》等等,遍及幾代的重要學者著作(這些版本中,李白所賦的首句亦有「忽見明月光」、「床前看月光」等差異,在此暫且不論,免得分散討論焦點)。至於今人琅琅上口的版本,相信出自深受追捧的《唐詩三百首》。由於〈靜夜思〉的形式是古絕,故不能從字音的平仄判斷用字正確與否,何况「明」和「山」都是平聲,聲音效果上也不見得有高下之分。因此,討論只好改從詩歌藝術的角度入手。支持「山」的論者往往主張,「明」早已經見於「床前明月光」,在僅僅二十字的篇幅中重用字眼是為失誤,太白的語言能力不當拙劣如此。理由聽來充分,可是回頭一想,絕句真的有不許重複用字的限制嗎?如果這是律詩,尤其是中間兩聯的對仗句,重複用字確實不太妥當,但古絕的風格較原始,崇尚自然質樸。誠然,重複用字的絕句不算罕見,如劉禹錫的〈竹枝詞〉云:「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其用字之重複遠比〈靜夜思〉嚴重。可見絕句的作品水平取決於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與有否重複用字之事沒有必然關係——圍繞異文的討論,結果提升至絕句美學的大哉問。

異文現象對古典文學構成的最大啟發,當數引起論者對手抄本文化的重視。如同文首提到,人手抄寫是早期書籍的生產方法,但及至印刷術盛行的年代,手抄之事其實沒有消失。分別在於,手抄的目的不再是單純複製文本,以求流通,而是轉變為文人的雅趣與修行。藉由抄錄的工夫,他們致力體悟古人的文心,還會刻意選取、製作異文,一方面表達自身寄託,一方面與古人隔代交流。田曉菲教授著有《塵几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一書,正是深入闡釋這種現象的得獎論著。陶淵明詩文的手抄本在宋代非常流行,並如《蔡居厚詩話》的觀察,諸本「校之不勝其異,有一字而數十字不同者,不可概舉」。田氏大量蒐羅、對照不同陶集手抄本的異文,包括剛才提及的「見」與「望」等,否定了區別「正確」文本的可能,以為異文均是陶淵明接受史的體現。她引用袁行霈教授的說法,提出陶集中,異文的意義有三類:修辭、正誤和生平考證。當中第一種是該書的重點,因為它涉及抄錄者的審美觀念和意識形態,亦即對陶潛形象的想像與再現。

如何應對古籍異文?

也許扯得太遠了,最後不妨回歸一個現實問題:得悉異文現象之後,一般讀者應該如何應對呢?第一步肯定是尋找可靠的版本。有別於現代作家的著作,古文作品基本上不受版權限制,任何出版社都可以沾手,以致成品良莠不齊。要準確掌握異文的情况,當求諸具備學術背景的古籍出版社。它們出版的「校本」、「校注本」都是由專門學者編纂,材料豐富,處理嚴謹,能夠就異文的取捨提供可靠說明。固然,一家之言絕不是永遠無誤的,讀者還是要勤於動腦筋。撇除傳統校讎學技巧,如對校、本校、他校等,文學知識也能派上用場。

倘若文本是近體詩的話,格律、押韻和對仗等形式要求都值得參考。至於較多變的體裁,唯有循上文下理推敲。以文首述及的〈前赤壁賦〉為例,「滄海」與「浮海」俱能成詞,單單聚焦此句難有進展。如報道言,展示東坡手筆之際,故宮南院另一展覽又有元人趙孟頫的真迹,其〈書前後赤壁賦〉用了「滄海」,可知兩個版本早已混淆。可行之法是把目光移至上一句,因為「渺滄海之一粟」實為一組對偶的下句,對應「寄蜉蝣於天地」。〈前赤壁賦〉作為賦體,以駢句為主,且時有押韻,形式縱未嚴格如格律詩,惟結構與聲音的美感始終有所講究。由此論及「浮」與「滄」的差別,即可發現新問題:「浮」與上句的「蜉」同音,位置又是相對,會否擾亂文句的聲音?「滄」是陰平聲,「浮」是陽平聲,抑揚起伏的效果是否更覺美好?詞義方面,「滄」是形容詞,而「浮」是動詞,何者適合對應上句的「蜉蝣」?邏輯上,上句以「蜉蝣」對比「天地」,那麼下句的「一粟」又該與「滄海」抑或「浮海」對比呢?諸如此類,都得納入考慮。

不過,恰如〈飲酒.其五〉的討論,美學上的勝負與文本的真實面貌是兩個關係不大的問題。蘇軾身為一代大家,後世難免假定他的作品是最出色的,但現實經驗不時提醒,天才也有失手的時刻。今人編寫古代文學史,總是惑於接納和解釋偶然的意外。况且,蘇軾自身可能對二字久無抉擇,時而「滄海」,時而「浮海」,改之又改,那麼何謂「真正」的版本?無怪乎田曉菲教授對辨清異文,還原文本的可能感到絕望。與其糾結於無解之問,不如換一角度看待異文的意義。異文無疑帶來誤解古人原意的風險,卻同時提高了讀者對文句的警覺性,促進有關語文運用方法的思考,可謂「有危自有機」。

文•凌頌榮

美術•劉若基

編輯•鄒靈璞

2023年10月31日星期二

立意

【明報專訊】立意的重要,人人都知道。可同學接過一道作文題目,他該如何建構立意呢?朱老師首先指出,公開試共設三道題。三類題型,設問方式不同,立意取向稍有分別,故必須加以區分,並逐一掌握。




2023年8月27日星期日

長安三萬里

【明報專訊】《長安三萬里》是今年最受關注的中國動畫片,電影老少咸宜,168分鐘的時間,以高適(701-765)為主,李白(701-762)為輔,刻劃出他們經歷的開元盛世和安史之亂,大唐由盛轉衰。當然也有盛唐詩人的詩酒風流,「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杜甫〈贈李白〉)

印象中,近十幾年來,一些資深導演透過古裝武俠或奇幻片,展現他們的大唐想像,其中有徐克《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侯孝賢《刺客聶隱娘》、陳凱歌《妖貓傳》等等,《長安三萬里》則是動畫片,主要角色高適和李白都是唐代詩人,而且允文允武。

李白是大詩人,高適是次要詩人,而電影中,高適才是主角,高適是以天下為己任的人,性格積極進取,思想近乎希望建功立業的一般士人。至於李白,就是逍遙自在的人,性格狂放豁達,思想屬乎道家,他們是朋友,但想法始終是截然不同。

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

關於李白生平,李長之《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是一本很有特色的傳記。這本小書在1940年出版,在導論中,李長之刻劃了李白的本質,就是生命和生活:「李白這裏乃是,決不是客觀地反映生活,而是他自己便是生活本身,更根本地說,就是生命本身了。」

李長之又強調李白有異國的精神教養,「李白對於儒家,處處持着一種反抗的,譏諷的態度,也不止儒家,甚而連儒家所維繫,所操持的傳統,李白也總時時想衝決而出」。

佔據着李白的不單單是道家思想,另外李白還有遊俠思想,「在遊俠思想之中,充滿了活力、朝氣,流動着青年人的活潑潑的情感和新鮮的血液」。李白的遊俠思想有強烈的欲求:「直接地說要錢,要酒,要女人,要功名富貴,要破壞,要殺,所以我說李白在詩裏所表現的,就是為生活而奮鬥,為生命而戰的。」遊俠一面是具體表現,豪氣一面是抽象表現。

李白豪氣,揮金如土,《長安三萬里》約略描畫了上述李白的性格特質,也透過李白從小學習道家、天寶三年冬從高天師如貴道士傳授道籙,以至朗誦〈將進酒〉,展現李白的道家思想。李長之用了一章專寫李白求仙學道的生活之輪廓,再用另一章專論道教思想之體系,包括了道、動、自然、貴生愛身、神仙5個支配着道教徒李白的根本概念。

這些在《長安三萬里》當然未能觸及,以至仔細探究了,當然,動畫片是電影,不是百家講壇,但我也想強調:168分鐘,可以看完《長安三萬里》,也可以速讀完《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看了電影,也不妨看書。

大唐盛衰前後的人生經歷

在政治上,李白是「失敗了的說客策士魯仲連」,高適是終究成功的人生勝利者,至於高高在上的唐玄宗,先是30年開元盛世的明主,再而是大唐盛極而衰的歷史罪人。《長安三萬里》中,我們基本上看不到唐玄宗、楊貴妃的身影,只看到盛世浮華和安史之亂過後的爛攤子。


根據郭沫若的《李白與杜甫》,李白生於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托克馬克。李白5歲跟隨家人歸蜀,15歲作詩賦、學劍術、學神仙,24歲離家遠遊四方,「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別匡山〉)。26歲在揚州,散金三十餘萬,輕財好施。開元十八年,行年三十的李白初入長安,這時期寫了〈長相思〉、〈俠客行〉、〈行路難〉(其一、二)、〈蜀道難〉等佳作,但想見玉真公主不果,世途坎坷,窮途末路,於是離開長安,浪遊了許多地方。到了天寶元年秋,42歲的李白再入長安,得玄宗召命,供奉翰林,這是李白一生最得意的時期,「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飲中八仙歌〉)。好景不常,佞人進讒,玄宗疏遠李白,不過是一年有半,李白在天寶三載春離開朝廷,與高適、杜甫同遊。

既然說到高適,以下又看看高適的生平(本文參照安旗主編《李白全集編年箋注》、孫欽善《高適集校注》為主)。

高適的父親高從文是韶州(今廣東韶關)長史,幼時侍父當官,居於嶺南。高適家貧,不事生業,「喜言王霸大略,務功名,尚節義」。20歲時西遊長安,失意無成,客於梁宋(今河南商丘),以求丐取給,過隱耕的生活。開元二十年,32歲的高適至朔方節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禕幕府,入幕從軍,未能如願。天寶三載,44歲的高適與李白、杜甫同遊梁宋。天寶八載,睢陽太守張九皋薦舉高適有道科,中第,授為封丘縣尉。

天寶十一載,高適經隴右節度使判官田梁丘推薦,入哥舒翰幕府,擔任左驍衛兵曹,兼掌書記。這是高適人生的轉捩點,高適多年來在仕途上碌碌無為,到52歲時開始扶搖直上,又因為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國家不幸,就在此時,高適終於有用武之地了。

胡人安祿山起兵作反,哥舒翰討伐,高適拜為左拾遺,轉監察御史,協助守衛潼關。天寶十五載,安祿山的軍隊攻陷潼關,唐玄宗逃出長安。唐肅宗繼位,至德元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永王李璘謀反,高適被任命為淮南節度使,討伐永王。其後,高適擔任劍南西川節度使等職。代宗即位,吐蕃攻陷隴右,逼近長安,高適出兵吐蕃南境,牽制吐蕃但師出無功。之後,高適被召回長安,用為刑部侍郎,轉散騎常侍,但不久高適就去世了。

高適和李白在晚年有完全不同的際遇,甚至由於不同的政治抉擇,站在對立面上。高適得遇哥舒翰,而且投身肅宗集團,從此在仕途上得意。潼關失陷,玄宗逃蜀,亂局之中,李白隱居廬山屏風疊,由於永王力邀,57歲的李白下山入幕,但入幕不過是一月左右,永王旋即兵敗,李白逃亡,獲罪陷獄,流放夜郎,至奉節時遇赦,因而寫下〈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晚年流落江南,他將草稿萬卷授予從叔(郭沫若認為二人實為同輩)李陽冰後,在63歲時去世。

李白的一生多采多姿,而高適也經歷了重要轉折,這在《長安三萬里》都有刻劃以及新的想像。

李白和高適都是盛唐詩人,鄭振鐸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以王維、孟浩然、李白、高適、岑參,為開元天寶時代的5位最重要的代表詩人(杜甫稍晚,另據一章),開元天寶是詩的黃金時代:

在這裏,有着飄逸若仙的詩篇,有着風致澹遠的韻文,又有着壯健悲涼的作風。有着醉人的譫語,有着壯士的浩歌,有着隱逸者的閒詠,也有着寒士的苦吟。有着田園的閒逸,有着異國的情調,有着濃艷的閨情,也有着豪放的意緒。總之,這時代是囊括盡了種種的詩的變幻的。也沒有一個時代,更曾同時誕生那麼多的偉大的詩人過的!

鄭振鐸一段話,概括了盛唐詩的風貌。《長安三萬里》選擇了這個黃金時代為背景,刻劃了高適、李白、杜甫、王維、賀知章、王昌齡、常建、張旭、崔宗之等詩人名士,有的是要角,有的走過場。

創造的詩人及理性的詩人

由始至終,李白的性格在大眾的心目中最是清晰分明,他的浪漫想像,離不開「創造」。林庚《中國文學史》寫道:「李白所代表的,直是創造本身的解放。這是一個養育天才與放任天才的時代,他天才的豪放,那正是男性表現的極峰。」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盛唐詩》(The Great Age of Chinese Poetry : The High Tang,有賈晉華中譯本)一書中也寫出李白的形象:「揮翰如灑,縱飲不羈,放任自在,笑傲禮法;天賦仙姿,不同凡俗,行為特異,超越常規。包括杜甫在內的其他唐代詩人,沒有人像李白這樣竭盡全力的描繪和突出自己的個性,向讀者展示自己在作為詩人和作為個體兩方面的獨一無二。」宇文所安形容李白是創造的詩人(creative poet):「李白的詩是一種創造自我的詩:感懷詩人(meditative poet)可以通過內省來表現自我,李白通過獨特的行為,通過不同於他人的姿態來表現自我。」李白寫出巨大的自我,突出或表現詩人的本性。

那麼高適呢?高適就是理性的詩人(intellectual poet),「了解並強烈感受到歷史的影響,超過了對同時代詩歌才子的感受。他在成名之後,與同時代詩歌有了較接近的接觸,這使他成為一位較平庸、較缺乏獨創的詩人」,高適在文學傳統的背景中寫作,為後世而寫詩。

從日後的詩名到《長安三萬里》,可以知道高適以邊塞詩著稱,但高適詩才明顯不如李白,主次分明。殷璠「以盛唐之人選盛唐之詩」,編為《河嶽英靈集》(電影中以岳為嶽,大概是以簡體代正體),收24人詩作234首,其中李白、高適詩各13首,但後來旁觀者清的選本此消彼長(如《唐詩三百詩》、《唐詩選》等)。再到目前,今人可以隨口背誦的高適詩作,恐怕沒有幾首。李白的形象太吸引鮮明,自我強大,詩筆揮灑自如,創造力曠古絕今。至於高適的詩,入集、研究的數量自不可同日而語,此是理所當然。

寂寞的超人

李長之《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將李白刻劃為「寂寞的超人」,李白有濃烈的情感生活,也有寂寞的哀感:

李白的痛苦也是一種永久的痛苦,因為他要求的是現世,而現世絕不會讓人牢牢的把握,這種痛苦是任何時代所不能脫卻的,這種痛苦乃是應當先李白而存在,後李白而不滅的。正是李白所謂『與爾同銷萬古愁』,這愁是萬古無已的了;同時李白的痛苦又是沒法解決的痛苦,這因為李白對於現世在骨子裏是絕對肯定的。……他沒有理想,名,他看透了,不要;他要的只有富貴,可是富貴很容易證明不可靠,那末,他要神仙,便是神仙也還是恍惚,那末,怎麼辦呢?沒法辦!在這一點上,他之需要酒,較陶潛尤為急切,那末就只有酒了,也就是只有勾銷一切了!

李長之進入李白的矛盾和深層的痛苦,這種痛苦與李白的生命和生活,是共存的。李白的生平從宋至清,都未有十分詳盡的研究,經過了郭沫若、詹鍈、安旗、郁賢皓的考證,一些根本問題如李白的出生地、何時出蜀、兩入還是三入長安、天寶元年及安史之亂時的行蹤,都有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甚至定案。當今的人依然對李白的生平感興趣,哈金出版的傳記文學《通天之路:李白》(The Banished Immortal: A Life of Li Bai)及《長安三萬里》,是最近的兩個例子。

但我還是被李長之言簡意賅的刻劃吸引,李白是寂寞的超人,面對超人的痛苦,因為時間與人生是有限的(「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古來聖賢皆寂寞」,何况是了解寂寞滋味的詩人?李白面對的痛苦是人類永恆的憂愁,〈將進酒〉直道借酒消愁,最後只想「與爾同銷萬古愁」,另一名作〈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中,李白直言「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李白的愁心,就是揮之不去的人生痛苦。

李白是寂寞的超人,「空虛和寂寞而已,渺茫和痛苦而已」。李長之了解李白殊深,經李長之點破之後,我們了解到李白不單是創造的盛唐詩人,也不只是《長安三萬里》中狂放的主角,他還是寂寞而痛苦的詩人,在不稱意的茫茫人間。

文•鄭政恆

美術•劉若基

編輯•鄒靈璞

電郵•literature@mingpao.com

2023年8月6日星期日

為什麼要讀書?讀什麼書?

【明報專訊】很久沒有寫勸世良言了,想來想去,終於還是要寫一篇。

最近整理堆積的書籍,看到陸費逵的《書業商之人格》和唐君毅的《青年與學問》放在一起,我隨手翻看,兩本書都提到讀書的問題。

為什麼要讀書?讀什麼書?這是大哉問,文學批評大師布魯姆(Harold Bloom)就寫過The Western Canon: The Books and School of the Ages(《西方正典》)和How to Read and Why(《如何讀,為什麼讀》)兩本書,回答了上面的兩個問題,如雷貫耳。

還是回到100年前的民國,1923年,胡適、梁啟超、陸費逵都談到讀書的事。

先說陸費逵。陸費逵,複姓陸費(不讀書的話又怎知道呢),名逵,字伯鴻,當時人稱陸費伯鴻先生,舒新城和王雲五都曾經回顧過他的生平。陸費逵幼時曾受母教五年、父教一年、師教一年,年紀尚輕就獨力自修,陸費逵17歲與友人創辦正蒙學堂,其後在武昌創辦新學界書店,任職經理。1905年轉任漢口《楚報》主筆,因揭露粵漢鐵路借款合約,流亡上海,任職昌明書店上海支店經理兼編輯員,上海書業商會評議員、書記。1906年任職文明書局,《圖書月報》主編。1908年23歲入商務印書館,任國文部編輯員、出版部部長,兼編《教育雜誌》。

1912年元旦,陸費逵與友人創辦中華書局,先後任局長、總經理,凡30年。1938年聘任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41年陸費逵在香港辭世,享年55歲,葬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

陸費逵是中華書局創辦人之一,出版了許多好書,包括《四部備要》、《辭海》、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等等,不能盡錄。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回到1923年,陸費逵撰寫〈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和〈最低限度當讀之國學書〉(俱收於《書業商之人格》),如今看來這些文章還是相當有意義。

為什麼要讀書,這是第一個問題。陸費逵的答案是人格、學問、技能、職業、修養5個理由,因人而異:

普通學校的學生為人格讀書。

專門學校的學生為人格或學問或技能或職業讀書。

有職業的人為職業或修養讀書。

陸費逵還有三個消極的答案,三個消極答案都是否定讀書的功利化:

一、讀書的讀書,是為讀書而讀的,不可有致用之想。

二、應用的讀書,是儲蓄備用,不是立刻應用,也不是件件要用。

三、不可存讀書賣錢之心。

陸費逵是百年前的人,他提議有職業的人每日讀書半小時至兩小時,除了無益的小說外,什麼都可以讀。對於忙碌的當代人來說,可能有點難度,但並非不可能。

陸費逵重視識、氣、體。識者,常識、見識也。氣者,氣宇、氣量也,「氣宇宜軒昂沉着,不可鄙薄輕浮;氣量宜寬宏渾厚,不可逼窄刻薄」。體者,身體、精神也,「健全之精神,宿於健全之身體」。書不可讀得太多,因為太多了對身體有害,更恐怕會食而不化。

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

讀什麼書,這是第二個問題。芝加哥大學校長哈欽斯(Robert Hutchins)和教育學家阿德勒(Mortimer Adler)發起了叢書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西方世界之偉大著作),至於布魯姆的《西方正典》又有一張令人高山仰止的建議書單。當然,西方世界之偉大著作和西方正典,都不包括國學書目。

100年前的1923年,胡適、梁啟超、陸費逵都提到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

話說有4位將要往外國留學的少年,希望快快得着國故學的常識,於是胡適為普通青年人設想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這個書目但求引起初學人的真興趣,然後初學人才肯下死工夫。「在這個沒有門徑的時候,我曾想出一個下手方法來:就是用歷史的線索做我們的天然系統,用這個天然繼續演進的順序做我們治國學的歷程。」胡適的下手方法正是思想史及文學史,他身體力行,寫出《中國哲學史大綱》和《白話文學史》,可惜都沒有完成。

胡適的國學書目在1923年刊載於《東方雜誌》及《讀書雜誌》,後收入《胡適文存二集》。書目分為工具之部、思想史之部、文學史之部,書種不算少。

國學書目在《讀書雜誌》刊出後,《清華週刊》記者來書,記者認為胡適的國學書目只有中國思想史及文學史的書目,國學範圍太窄了。記者又認為胡適談得太深,稱不上「最低限度」四字。

於是,記者希望胡適另擬一個實在最低的國學書目。以下就是胡適的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

《書目答問》《中國人名大辭典》

《九種紀事本末》《中國哲學史大綱》

《老子》《四書》《墨子閒詁》

《荀子集注》《韓非子》《淮南鴻烈集解》《周禮》《論衡》《佛遺教經》《法華經》

《阿彌陀經》《壇經》《宋元學案》

《明儒學案》《王臨川集》《朱子年譜》

《王文成公全書》《清代學術概論》

《章實齋年譜》《崔東壁遺書》

《新學偽經考》《詩集傳》《左傳》

《文選》《樂府詩集》《全唐詩》《宋詩鈔》

《宋六十家詞》《元曲選一百種》

《宋元戲曲史》《綴白裘》《水滸傳》

《西遊記》《儒林外史》《紅樓夢》

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

梁啟超也收到《清華週刊》記者的請求,於是寫了〈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要目分為修養應用及思想史關係書類、政治史及其他文獻學書類、韻文書類、小學書及文法書類、隨意涉覽書類。

梁啟超的國學入門書也不少,他也想到記者可能嫌太多了,梁啟超列出最低限度之必讀書目如下:

《四書》《易經》《書經》《詩經》《禮記》

《左傳》《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戰國策》《史記》《漢書》

《後漢書》《三國志》

《資治通鑑》(或《通鑑紀事本末》)

《宋元明史紀事本末》

《楚辭》《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

《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其他詞曲集隨所好選讀數種。

梁啟超說「以上各書,無論學礦學工程學……皆須一讀。若並此未讀,真不能認為中國學人矣」。回頭一想,以上的書未全部讀過,又未能熟讀成誦,恐怕也不能自稱愛國人士吧。

梁啟超不贊成胡適的國學書目,他批評胡適太主觀,把應讀書和應備書混為一談,而且沒有史部書。梁啟超批為掛漏太多,博而寡要,所以是不合用的。

比較梁啟超和胡適兩個書目,《四書》、《詩經》、《左傳》、《老子》、《墨子》、《荀子》、《韓非子》、《通鑑紀事本末》、《宋元明史紀事本末》、《文選》(當中已收入部分《楚辭》),都沒有任何異議。

胡適的書目可能有種種不足,例如未免有太多佛經,又沒有前四史和《莊子》,《全唐詩》和《宋詩鈔》都太大部頭,但胡適的書目也有合理之處,絕非不合用。第一,胡適選擇了一些清末或民國學人著作,包括胡適自己的《中國哲學史大綱》、《章實齋年譜》、張之洞《書目答問》、康有為《新學偽經考》、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王國維《宋元戲曲史》,都是方便初學者閱讀的書籍。第二,梁啟超的最低限度之必讀書目,沒有一部小說,也不太全面,《水滸傳》、《西遊記》、《儒林外史》、《紅樓夢》4本,至少應該有《紅樓夢》,梁啟超的名文〈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說到小說之重要,「欲新民,必自新小說始」,可是梁啟超的書目不重視小說。最後,梁啟超選取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的詩文集,也有點吃不消。

最低限度當讀之國學書

陸費逵讀過胡適和梁啟超的書目,也覺太多,青年讀不了,也買不起,陸費逵從出版人的角度,另擬〈最低限度當讀之國學書〉,按經史子集四部,只包括:

《四書》《詩經》《易經》《禮記》

《左傳》《文字通詮》《史記》

《正續通鑒輯覽》《清朝全史》《老子》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古文辭類篹》

《經史百家雜鈔》(如太寬泛,可讀《古文釋義》《古文觀止》)

《古詩選》

《今體詩選》(如太寬泛,可讀《唐詩三百首》《宋元明詩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花間集》《絕妙好詞箋》

《陶淵明集》《王臨川集》

《曾文正公詩文集》《曾文正公家書》

《飲冰室文集》。

當然,幾乎上述所有書都由中華書局出版了。

陸費逵的書目也很合理,至於陶淵明、王安石、曾國藩、梁啟超的文集,陸費逵解釋道:「陶之恬淡,王之深刻,曾之集大成(家書文字淺鮮,且於修養及人情世故有關,宜先讀),梁之代表近二十餘年思想,均為現代青年所必讀。」

時移世易,百年已過,我想現在的國學書目,必然又有新的改變,《胡適文存》、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王國維《人間詞話》、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鄭振鐸《中國文學論集》、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錢穆《國史大綱》等等,也許是現代青年所必讀。

說讀書之重要

我們從百年前的1923年,轉移到1953年的香港。

唐君毅17歲入北京大學,聽過梁啟超、胡適、梁漱溟的講演,其後轉往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系,師從方東美、湯用彤。1949年,唐君毅和錢穆移居香港,二人任教新亞書院多年。唐君毅在香港時期的生平姑且從略了,可翻看趙敬邦的小冊子《唐君毅與香港》。

〈說讀書之重要〉是唐君毅刊發在《中國學生周報》第50期的文章,後收入三民出版的《青年與學問》。

〈說讀書之重要〉帶我們回到為什麼要讀書的問題。唐君毅如是說道:「書籍雖是後於人類文化而有,然而卻是整個人類文化之鏡子。人必須要從此鏡子中,才能了解整個人類文化之大體,而由自然世界走入人文之世界。」

所謂讀書,就如照鏡,「讀書,即是把我們的小鏡子,面對書籍之大鏡子,而重去反映古往今來無數聰明智慧的心靈,所已照見之世界中之事物與真理,於我們之小鏡子中」。讀書之目的就是了解自然宇宙人生社會,增加我們思想之深度。

唐君毅說:「讀書即是在思想古往今來的他人的思想。人只有走過他人所已走過的,才走得遠。人亦只有思想過前人所思想的,才能思想得深。」

關於讀書,唐君毅的〈說讀書之重要〉已經表達得簡明與透徹,為什麼要讀書?讀什麼書?胡適、梁啟超、陸費逵、唐君毅都留下了文字,解說清楚,我們只要踏着他們走過的道路,嘗試走遠一些,也看得深一些。兩個問題,我們都已思想過了,那麼我這篇勸世良言,也可以到此為止了。

文•鄭政恆

美術•劉若基

編輯•鄒靈璞